《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

Author: Guang

本书的主题

how to read a book

诚如书名,这是一本教人如何阅读书籍的实用性工具书。它主要的目的是教会读者如何有效的阅读好的书籍,以达到知识的增加和认知的成长。为了阐述如何阅读的问题,作者首先提出了阅读书籍中“主动”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活动一定是建立在读者主动性之上的。而所谓的主动,便是通过提出问题,并在阅读中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读者在阅读书籍地时候,需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我想,读者提出更多问题进行回答更好):


  1. 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在谈论些什么?
  2. 这本书地详细内容是什么?作者如何组织这些内容以表达?
  3. 书中地内容是真实的吗?是部分真实还是全部真实?
  4.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了细致地阐述阅读地方法,作者把阅读分为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切记,这四个阅读层次是累积渐进的,除非你做好了前一个层次的阅读,否则没办法开展下一个层次的阅读。读者应该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完成阅读工作。

本书的内容组织和结构

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

作者在书籍第一篇简要地介绍了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基础阅读主要涉及字意,文盲是无法完成阅读工作的,大部分中学生应该已经达到做基础阅读的水平。检视阅读主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通过快速阅读一本书的序、目录、索引、作者介绍、个别篇章或他人对本书的摘要,回答这本书大体上谈论什么。

分析阅读

作者花费大量的篇幅(书籍四篇中的二篇和三篇)介绍了分析阅读,这也是很多人,哪怕是已经是研究生阶段的人(书中语),所欠缺的。在分析阅读阶段,读者需要回答后三个问题。了解阅读书籍的详细内容和组织方式,评判书中内容的真实性和意义,并通过对前三个问题的解答,体验到阅读书籍对自己的影响——知识的增加或想法与行动的改变。为了做好分析阅读的工作,作者将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介绍了三个阅读阶段中需要采用的阅读规则,三个阶段一共15条规则,依据阶段的先后顺序,分别如下: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论些什么

  1.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对其分类。
  2. 使用最简单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论什么。
  3. 列举全书的大纲,检视整体内容按顺序或关联性分成部分,并对各个部分列举大纲。
  4.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1. 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2. 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3. 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4.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有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1.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的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2.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3.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2.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3.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4.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以上规则,是一般性的规则,在阅读具体类型的书籍时,它们更像是一些指导,需要做出不同程度的变通。作者在介绍完分析阅读的15条规则后,又分别对阅读不同类型书籍时的要关注的重点做了规则变通的说明和建议。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内容如下。

在阅读实用性书籍时,弄清作者的目的以及作者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是重要的。一旦读者(你)被作者说服了,接受了作者的结论或提议的方法,读者应该会采取对于的方法应用于实际,否则就不算真的被说服。

在阅读想象文学时,需要注意的是:论说性作品(历史、经济、数学、哲学、政治)强调的是知识,想象文学强调的是体验。在阅读想象文学中,不需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同时不要抗拒作者的情节和情感。或许是想象文学和论说性作品的这些不同,社会上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少读虚幻类文学作品,多读论说性作品,后者让你更深刻的认知世界,前者却可能会让你遭遇琼瑶式的观念毒害。随后,作者又分别在故事、戏剧与诗的阅读上给出了具体建议。

在阅读历史题材的内容时,有两点需要谨记:第一,(任何)历史不等于真实;第二,阅读过去的事是想要理解现在。

对于科学数学哲学类书籍,作者指出目前前沿的这类书籍,都是专业人士写给专业人士的,阅读它们本身就有很高的专业门槛,而对于普通人,作者建议普通人要读这些类别的经典著作或普及、入门作品。作者在书中亦对这些类别的书籍做了更细致的分类同时给出建设性的阅读建议。

对于社会科学类内容,作者指出社会科学类内容的阅读是复杂的,同时指出阅读社科类书籍是费力难讨好地工作。无论哪个时代地当代,都会又可观数量的、对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心理有所了解的人士,社科类内容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大部分内容其实是经不住推敲的。

主题阅读

在本书的第四篇,作者介绍了主题阅读的内容。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自然的对某一主题有更深的兴趣,而人类历史上的书籍,任一主题的内容不可谓不多。这时,主题阅读的方式会加深读者对某一主题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主题阅读不是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是阅读在某一关联主题下的数本书的方法。在读者做某一主题下的书单的阅读时,作者给出了五个阅读步骤,如下:

  1. 检视主题相关章节。
  2. 找到作者之间的共识。你可能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任何作者的词汇,来统一描述作者之间的共识。
  3. 厘清主题下读者要了解或认知的问题。不要忘了阅读的目的。
  4. 界定问题相关的议题。当一个问题有了相反或矛盾的回答时,议题便产生了。
  5. 分析讨论各议题。

在主题阅读中,作者强调,主题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给阅读过程中厘清的问题或者最初读者预设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如果这么做,主题阅读就不再是主题阅读,而只是讨论过程中的另一个声音,失去了疏离与客观性。主题阅读要求的是面面俱到,并且读者不预设立场。

对本书的评价

reading in library

这本书作者的目的就是提高读者的阅读技巧,作者通过划分并介绍阅读的不同层次,以及对不同类型书籍或作品的实操性建议,给出了阅读的规则和方法。读完此书,不得不佩服作者艾德勒的阅读量,各个种类的书籍,都能点评一二,并给出切实有效的阅读建议。读过的很多书,总有一种水过地皮干的感觉。具体某一本读过的书时,感觉上是有收获,但是总想不明白收获的是什么。读了艾德勒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内容,忽然明了了为什么有这种感受,也明白了什么样的书需要重读,以及阅读新书时又该怎么开始。这是一本真正做到超级实用的实用类书籍,值得任何过了中学阶段而又想在阅读中获益的人去阅读它。而且越早阅读它,人生的收益会越大。强烈推荐!

发表留言

历史留言

--空--